来源:新华网
俄罗斯外交部20日发表声明,抗议立陶宛禁止经立境内铁路向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运输货物,并警告如果立陶宛不**运输,俄方将作出回击。
资料图
声明说,立陶宛在未事先通知俄方情况下,禁止经立境内铁路向加里宁格勒州运输大部分种类货物,俄方要求立即取消这些限制。俄方认为,立方措施违反了国际法律义务,特别是俄罗斯和欧盟签署的关于加里宁格勒州和俄联邦其他领土之间过境问题的联合声明。如果在不**的将来未能**货物运输,俄方保留采取行动维护**利益的权利。
俄罗斯总统**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立陶宛此举前所未有,是非法行为,俄方将此视作封锁俄罗斯的一部分。
另据立陶宛波罗的海通讯社消息,立陶宛外交部长加布里埃柳斯·兰茨贝尔吉斯20日称,禁止通过立陶宛向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转运货物不是立陶宛的决定,是根据欧盟对俄相关制裁作出的。
加里宁格勒州是位于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俄罗斯飞地。俄加里宁格勒州州长阿里汗诺夫19日说,立陶宛禁止一些货物从俄罗斯其他地区转运至加里宁格勒州的行为非法。
(原标题:俄罗斯警告将对立陶宛“封锁”加里宁格勒作出回击)
来源:**国防报
近段时间,伴随着地区局势的调整变化,欧洲在外交与安全上更加依赖**国和北约,同时深刻感受到缺乏独立安全防务能力的无奈和痛楚。传统上奉行不结盟政策的瑞典和芬兰决定申请加入北约,30年来在欧洲防务方面奉行“例外”政策的丹麦,也通过全民公投同意加入欧洲共同防务机制。
6月3日,英国皇家国防研究学院研究人员内梅斯撰文指出,北约和欧盟虽是欧洲防务合作的重要支柱,但远非全部,欧洲在防务领域必须改变受制于人的现状。文章建议,欧洲**应认真评估提升欧洲防务一体化的动力来源,在**构建更多双边和多边防务合作关系,特别是要把握当前形势主动作为,推动欧洲防务能力建设进入“快车道”。
内梅斯认为,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欧洲具备深化防务合作的基础。比如,东欧各国在克里米亚危机后迅速“向西靠拢”,英国携手爱沙尼亚在阿富汗战场并肩作战,德国占据了立陶宛军火进口市场的**大份额,捷克向斯洛伐克派遣部队并负责监督驻扎在那里的联合部队,法国向罗马尼亚部署500名士兵,英国在成立联合远征军的过程中与瑞典、芬兰构建互信,欧盟于2017年建立“**结构**合作”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在欧洲**的防务合作中,线状的双边合作远多于网状的多边合作。在欧洲约70个防务合作项目中,参与国基本在5个或以下,大多为纯双边,内容涵盖建立联合部队,以及在军备、训练、后勤、监视、行动、指挥和控制方面的合作,其中大多数没有被纳入北约或欧盟框架。
尽管如此,上述合作仍在客观上增强了北约和欧盟的凝聚力,参与国可以借此进一步影响北约和欧盟的政策。比如,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英国和法国利用北约的指挥机构进行作战协调,获得北约其他成员国的军事支援。这一成果得益于2010年英法两国签署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双边防务协议——《兰开斯特宫条约》。再往前看,1998年英法两国在法国圣马洛签署的双边协议,直接推动了1999年《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出台。
从未来趋势看,欧洲防务一体化的发展可以依托以下4个方面。
其一,“大树底下好乘凉”。即通过北约和欧盟,持续为欧洲双边和多边合作提供关键的结构**支撑。北约和欧盟成员国对安全概念的理解有相似部分,这种共通**可以使欧洲各国深化防务合作的共识不易跑偏。其二,“报团取暖”。欧洲各国普遍缺乏足够的**力打造自己的军事力量,为实现各自的目标,需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其三,“继往开来”。英法两国在防务合作领域曾起到示范作用,即通过已有的防务合作触发新的、更高层级的合作。这一点值得欧洲其他**效仿。其四,“顺势而为”。“势”要看国内的政治生态,也受制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当前,地区局势的变化就是一个机会,欧洲各国领导人可以顺势而为,竭力撮合彼此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以此推动未来数十年欧洲防务合作走向更高层次。